組織機構/年會活動: 中國交易銀行50人論壇 中國供應鏈金融產業聯盟中國供應鏈金融年會 中國保理年會 中國消費金融年會 第三屆中國交易銀行年會
首頁 >> 黃金 >> 每日金評 >> 列表

葉檀:注意!貨幣市場巨變!全球央行購買黃金量 47年來最高!

時間: 2019-02-19 14:05:23 來源: 葉檀財經  網友評論 0
  • 今天下午,主持“2019貨幣政策走向”論壇,抽出時間跟大家說說全球貨幣市場的事,時間有限,有可能思考得不那么完善。上一次主持的亞布力貨幣論壇,現在得出了比較共通的觀點,引入外資不會造成那么大的沖擊,事實基本印證了這個觀點。

文/葉檀?財經女俠 | 毒舌善心

來源:葉檀財經(ID:tancaijing)


這兩天在黑龍江參加亞布力論壇,從早上到半夜,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

 

今天下午,主持“2019貨幣政策走向”論壇,抽出時間跟大家說說全球貨幣市場的事,時間有限,有可能思考得不那么完善。上一次主持的亞布力貨幣論壇,現在得出了比較共通的觀點,引入外資不會造成那么大的沖擊,事實基本印證了這個觀點。

 

這一次,2019年,從數據上看穩定為主,不會發生太多的變化。大家得出的共識是,央行會增加流動性,但企業融資這些問題還是要靠改革來解決,這是沒辦法的事。因為今年全球經濟比丑,所以,人民幣的壓力沒有那么大!

 

世界貨幣市場有可能發生重大變化!全球央行增加黃金儲備就是明確信號,這一信號發出到完成,需要幾十年的時間。


中國大媽購入黃金后,金價一直沒漲過。從2013年起,中國超越印度,成為世界第一大黃金消費國,地位至今無人撼動。這兩年,大媽買得少了,央行買得多了。貨幣錨如果發生變化,意味著未來山崩地裂。

 

根據中國央行的數據,截止2019年1月底,中國黃金儲備5994萬盎司,環比增加38萬盎司(約11.8噸),去年12月,增加了32萬盎司(約10噸),連續兩個月增長,央行總計增持了70萬盎司。這是從2016年11月之后,中國央行首次增持黃金。

 

截至1月末,中國官方黃金儲備為5994萬盎司(約1864.1噸),價值793.19億美元。相比外儲總量黃金儲備總量,30萬盎司增長得不多。

 

但早就有分析師認為,中國黃金儲備已經上天了。

 

表面上,近三年我國官方黃金儲備一直沒有發生太大變化,持有5924萬盎司(約1842.6噸)。

  

但是,追蹤貴金屬近30年的Precious Metals Insights公司總經理菲利普?克拉普維克(Philip Klapwijk)去年接受采訪時表示,“作為經濟戰略性動作的一部分,中國很有可能仍在悄悄地儲備黃金”。

 

2018年9月4日,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在援引美國世界報業辛迪加最近的文章稱,“人民幣匯率下跌而中國黃金外匯儲備可能正在悄悄不斷增加”。

 

Simon Hunt戰略服務公司首席執行官Simon Hunt在寫給客戶的信里面說,中國(民間)持有的黃金比我們知道的多得多,貯藏在不同的賬戶中。這還不包括大量在過去被購買、儲藏的黃金。

 

Hunt公司非等閑之輩,在金屬和礦產領域對中國經濟戰略的洞察力非同一般。

據世界黃金協會(WGC)的數據,2018年,全球各國央行購買了651.5噸黃金。

 

651.5噸!這是什么概念?比2017年飆漲74%,2018年成為1971年有記錄以來,央行凈購買量最多的年份。

 

不止我國央行“囤黃金”,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央行也在大買特買。俄羅斯最扎眼,連續13年增持黃金儲備,印度央行、波蘭、匈牙利是從2018年開始增持黃金,土耳其、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約旦等國也在增持。

 

發達國家如英國、德國、法國、日本、韓國等國,外儲資產沒有增加黃金儲備,但他們做了另外一件事,把黃金從紐約運回國,或者四處宣揚準備運回國,就像接回流失在異地的最親切的老戰友。


不少國家把黃金存在紐約聯儲銀行的地下金庫里!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位于紐約自由大道33號,這幢12層樓的花崗巖意大利風格建筑,是名符其實的黃金之屋,儲藏了世界上至少六十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近7000噸黃金,儲量占全球官方儲備約25%到30%,其中5%屬于美國,中國可能有600噸左右。


2017年8月,德國宣布,已經提前把德國的黃金儲備從美國全部運回,從2013年開始,德國從紐約和巴黎金庫搬回黃金近600噸。


從2012年開始,委內瑞拉將本國存放在美聯儲的160噸黃金運回本國,荷蘭緊隨其后,運回了122.5噸黃金。


土耳其從美聯儲運回了220噸黃金...匈牙利、奧地利、瑞士等等國家,都先后運回了屬于本國的黃金。

 

央行為什么要增持黃金?德國這些國家為什么要發起“黃金回國”運動?最根本的原因是避險,對沖美元風險、對抗美元的體系性風險。

 

必須明確,黃金只占央行外匯儲備的10%左右(IMF截止2018年上半年數據)。在紙幣瘋狂發行的情況下,黃金不可能作為發行之錨,因為,一旦黃金作為惟一的錨,肯定會發生通貨緊縮。

 

但是,黃金的地位非常重要,至今沒有被完全取代,以美元為例,黃金美元之后是石油美元,如果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石油美元在三十年內會完蛋,我們就得尋找到新的錨!


從美國運回黃金前,一位德國聯邦銀行官員說過下面這段話,說得簡直太太直白了:

 

一旦遭遇貨幣危機(暗示歐元有發生危機的可能性),德國可以立馬發行自己的新貨幣,并用世界第二多的黃金儲備來購買新貨幣,使其迅速成為歐洲強勢幣種,再加上雄厚強大的制造業基礎,德國新馬克必然會在世界貨幣里占有一席之地,可與強勢美元“華山論劍”。對于歐洲經濟體來說,一場金融暴風雨或將來臨,一個時代或將結束!

 

全球黃金、貨幣主要交易場所在美國,匯兌系統在美國。再說,一個經濟體不“聽話”,會被SWIFT體系限制,這個國家就沒法接收海外匯款。俄羅斯、印度、沙特、土耳其、委內瑞拉等不聽話的國家,或者大型的新興經濟體,只能用黃金對沖美元風險。


俄羅斯就吃過大虧。2018年4月6日,美國財政部發布新一輪對俄制裁措施,對38個俄羅斯個人及實體實施制裁。

 

全球第二大鋁生產商俄鋁,處于美國制裁的實體名單中,被美國制裁的個人中,俄羅斯富豪奧Oleg Deripaska是俄鋁總裁。LME(倫敦金屬交易所)和CME(芝加哥商業交易所)表示,將不會接受來自俄鋁的產品。

 

2018年4月9日,俄羅斯RTS指數和盧布雙雙暴跌,RTS指數暴跌超過了10%,創1995年9月1日RTS指數設立以來最大單日跌幅。俄鋁暴跌50.43%,市值蒸發355.44億港元,一周累計跌幅逼近70%。俄羅斯鋁業和盧布崩盤。

 

這樣的情況很難說不會發生在別的國家。幸虧有資源,有黃金,有以貨易貨交易,與中國之間的產業互補,對于俄羅斯這樣的資源大國,實在不行,靠以貨易貨還能活下去。


俄羅斯等新興經濟體央行增持黃金,就是為了擺脫受制于人的囚籠,讓本國的紙幣有幾個錨,黃金成為其中的一個錨。新興經濟體還有可能組成聯合的黃金交易所,爭奪全球黃金定價權。

 

早在2017年11月24日,在俄羅斯黃金市場大會上,俄羅斯銀行第一副行長Sergey Shvetsov發表演講,率先證實金磚國家正在進行商討,以建立自己的黃金交易系統。

 

黃金目前不可能取代美元,金價不可能漲破天,上世紀70年代這樣的黃金大牛市不可能出現。大風起于青萍之末,央行增持是未來貨幣市場巨變的信號之一。

 

紙幣未來有三個錨:黃金錨,高科技錨,資源錨。

 

讓我們緊緊盯住這三個錨,看透市場動向。投資者進行家庭資產配置,美元,黃金,避險貨幣,家居房產,大型公司的價值投資,和具有成長前景的高科技企業的股權,缺一不可。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


  •  驗證碼:
熱點文章
中國貿易金融網,最大最專業的中文貿易金融平臺
色欲人妻综合AAAAA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