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來源: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
一、事件背景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引發舉國上下關注。據網經社不完全統計,互聯網醫療行業有京東健康、平安好醫生、丁香醫生、阿里健康、健康160、春雨醫生、好大夫在線、企鵝杏仁、微醫、醫聯、妙手醫生、微脈等十多家平臺紛紛響應,為抗擊疫情獻策獻力。具體舉措如下:
1、京東健康:上線“防范阻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平臺,免費提供在線問診及心理疏導熱線服務;為在線問診平臺上的所有極速問診服務提供免費服務。
2、平安好醫生:開通新型肺炎問診專區,由醫學專家小組進行7*24小時實時答疑;啟動抗冠病毒指揮中心,通過平安好醫生APP給全國人民免費送口罩;聯合武漢市衛健委開通全國首個抗疫電話義診專線,為公眾提供衛生防護指導;調貨20萬只口罩馳援武漢,為疫情中心的一線醫護人員提供防護。
3、丁香醫生:上線疫情地圖及實時播報;推出“防范新型肺炎·湖北地區免費義診”;與微保聯合安盛保險為疫情防控醫護人員免費提供最高60萬元風險保障。
4、阿里健康:聯合支付寶上線在線義診服務;上線“防疫精靈”機器人,幫助企業進行疫情消息推送與防控;在淘寶App上線“買藥不出門”服務。
5、健康160:上線“全國新冠肺炎確認病例到訪小區”;開設“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免費在線問診。
6、春雨醫生:聯合健康報、人民好醫生、騰訊、百度、搜狗、今日頭條、快手等提供線上提供義診服務。
7、好大夫在線:聯合聯通在線、自如、悅淘、樂城等提供線上提供義診服務。
8、微醫:聯合樂心醫療、通聯支付等提供線上提供義診服務。
9、企鵝杏仁:計劃捐贈1萬份居家隔離智能檢測包;匯聚45萬醫生提供24小時在線義診。
10、醫聯:捐贈了10000份“居家隔離防護包”;推出線上7*24小時免費問診咨詢服務。
11、妙手醫生:上線“免費發熱門診”及“免費心理咨詢門診”。
12、微脈:發布“新冠肺炎”網絡公益咨詢平臺;聯合美團外賣、大象保險線等提供線上提供義診服務。
對此,網經社旗下國內知名電商智庫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電商快評》給予解讀。
二、專家點評
觀點一:互聯網醫療優勢凸顯 疫情成發展“催化劑”
受疫情影響,互聯網醫療行業再度成為市場焦點。陳禮騰認為,本次疫情是互聯網醫療發展的“催化劑”。
各平臺數據顯示,截至1月30日12時,阿里健康于手機淘寶、支付寶上搭建的新冠病毒在線義診活動累積訪問用戶數已破280萬;截至2月1日,春雨醫生新冠狀病毒肺炎義診活動累計解答超53萬例咨詢;微醫互聯網總醫院新冠病毒免費義診專區截至2月3日12點訪問量超過7959.63萬,累計提供醫療咨詢服務近92.24萬人次。
陳禮騰認為,疫情期間,在線問診切中了當下的需求。互聯網醫療不僅將有力減輕醫院壓力,舒緩醫療資源不平衡的難題,而且可以減少醫患之間的接觸,消除部分交叉感染的威脅。除了避免接觸外,互聯網醫療還具備以下優勢:
1、降低時間成本,提高就醫效率。線下就醫的一大痛點就是掛號排隊及支付結算,互聯網的出現,能實現線上掛號及費用結算,省去了患者的排隊等待時間。此外,互聯網醫療的不斷成熟,讓在線診療成為可能,進一步降低了時間成本,實現“小病在家看,大病不用等”。
2、信息全覆蓋,醫療資源共享。互聯網的一大特點就是信息的可共享。互聯網醫療的出現,能實現醫療信息的共享,極大的提高患者就醫體驗,利用互聯網技術能更加高效、合理分配醫療資源,從而緩解我國醫療資源不平衡和人們日益增加的健康醫療需求之間的矛盾。
3、個性化定制,高效疾病管理。互聯網醫療以互聯網為載體實現了健康教育、醫療信息查詢、電子健康檔案、遠程會診等,相比于傳統醫療更容易形成個性化服務。尤其對于需要長期病情管理慢性病,患者在家便可隨時與醫生交流身體狀況、服藥情況、病情進展和治療方案等。
觀點二:政策扶持 互聯網醫療發展方向明確
陳禮騰指出,近年來,我國出臺了規范“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多項新規,推動互聯網醫療快速發展。
2018年4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措施,確定互聯網在醫療領域的作用;2018年9月,國家衛健委發布了《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遠程醫療服務管理規范(試行)》,為中國快速發展的“互聯網+醫療”指明了方向。2019年8月,國家醫保局印發《關于完善“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的指導意見》提出,通過合理確定并動態調整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支持“互聯網+”在實現優質醫療資源跨區域流動、促進醫療服務降本增效和公平可及以及改善患者就醫體驗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據網經社“電數寶”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互聯網醫療行業規模約490億人民幣,滲透率低。陳禮騰指出,互聯網醫療從在線掛號起步,為患者提供預約掛號、院外候診等就醫服務。隨后發展為以互聯網醫院為主,實現診療線上化的就醫方式。而未來,實現醫療、醫藥、醫?;ネ?/span>,以個人健康為中心的閉環式醫療服務體系將是互聯網醫療的發展方向。
此外,陳禮騰指出,近幾年來,互聯網醫療行業的投融資整體規模較小,但是隨著政策的扶持、5G技術的普及使得互聯網醫療的發展瓶頸一步步被打破。最后,在此次疫情的“催化”下,用戶使用習慣進一步養成,互聯網醫療將迎來新的發展階段。
對于此次疫情的影響,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2020年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僅僅是災難,更孕育著生機。此次疫情將帶來多種商業模式的創新,以在線化為核心的商業模式將進一步得到重視,互聯網新“拐點”或將出現。曹磊進而判斷,互聯網醫療將在2020年迎來重大普及發展的歷史機遇期,正如2003年“非典”對于催生當年的淘寶網,從而成就今日富可敵國的阿里系一樣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