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來源:中國貿易報
隨著我國“一帶一路”倡議深入推進,越來越多企業厲兵秣馬,搶抓海外機遇。同時,為了提高抵抗出口風險的能力,投保出口信用保險的外貿企業數量不斷增多?!俺隹谛庞帽kU法律具有幫助企業避免支付風險、便于了解客戶資信狀況、提高杠桿率等優勢,也有與傳統保險對象不一致、保險法中沒有相關規定的復雜性。中企借信用保險出海,要把好法律關?!痹谌涨芭e辦的國際貿易熱點法律問題研討會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法律部總經理鄒志洪向中企介紹了出口信用保險的相關法律知識。
“出口信用保險與傳統財產保險在法律上存在很大差異,企業應熟悉其四方面法律特征?!编u志洪表示,首先,信用保險承保的是被保險人對第三方享有的債權。與車險等財產損失保險的保險標的不同,信用保險承保的債權是相對權和對人權,權利的內容及變動通常只被相對方所知曉,權利變動也不一定遵循公示公信原則,具有較強的相對性、互動性。因此,保險人在信用保險的承保理賠時面臨隨意性及不確定性,有必要通過如實告知義務、資信調查、合同約定等方式進行相應的規制。
其次,信用保險風險主體是保險合同當事人以外的第三方。在傳統財產保險(如意外保險、責任保險等)中,保險合同當事人(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就是保險合同中的風險主體。但是,在信用保險中,風險主體既非投保人,也非被保險人,而是第三方主體——投保人被保險人的交易對手(買方),因此該第三方主體通常也被稱為風險方。該風險方雖非信用保險合同的當事人,但卻是信用保險存在的關鍵基礎,是保險利益的重要載體。風險方的信用狀況和風險水平直接影響信用保險事故的發生與否以及損失大小。在貿易信用保險中,保險人與被保險人訂立信用保險合同、簽發保險單之后,被保險人還需要向保險人為自己的債務人(買方)再行申請信用限額。
再次,存在顯著的信息不對稱性。在信用保險中,被保險人與其買方(即信用保險合同的風險方)多為關聯產業的上下游關系,交易對手之間、同業之間有著較多正式或非正式的信息往來渠道。相對于保險人,被保險人作為交易的當事人,對交易對手的實際還款能力和還款意愿往往掌握更多的信息(尤其是非公開信息),被保險人與保險人之間存在著顯著的信息不對稱性。這種信息不對稱性使得信用保險中的道德風險或者逆選擇風險顯著高于傳統保險。
最后,注意保險事故現場的非物理性。傳統財產保險主要承保由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物質損失,保險事故以物理事故的形式展現。相對而言,信用保險承保的是信用風險,保險事故是非物理性的財務損失。與傳統財產保險可以通過現場查勘校驗損失的真偽不同,信用保險的保險理賠不存在物理性的損失現場,保險人需要被保險人配合提供各類單證,保險人通過對單證的審核來校驗損失的真實性,因而對單證的一致性、完備性和真實性有著嚴格的要求。
關于貿易真實性的爭議是出口信用保險項下的主要爭議之一?!皬谋槐kU人的立場看,既然投保了保險,那么所有的支付違約保險公司理應賠償。而從保險公司的立場看,需要滿足以下條件:買方是否認可交易的真實性,是否有物流單證、進出口海關,報關單是否與貿易合同相對應?!编u志洪認為,仲裁庭會綜合雙方立場,主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是否有實際的貨物進出口;上下游的貿易情況;投保人是否向保險公司如實披露:是否擴大了保險人的承保風險。
“企業在選擇信用保險時,盡量選擇加入伯爾尼協會的保險機構,這類機構在國際專業領域認可度更高,有利于企業防范出海風險?!编u志洪強調,企業不能認為投保了就覺得萬事大吉,對國際貿易還是要保持適當的審慎。在投保過程中,注意了解投保的保險條款,尤其是保險條款的要求和現有業務流程之間的銜接,充分發揮公司法務的重要作用。并安排專人對接保險公司,熟悉信用保險的知識,經常接受培訓,保持密切的溝通,尤其在申報、信用限額管理等方面要做好證據的留存。同時,重視爭議解決條款的訂立,選擇合適的仲裁機構。一旦發生訴訟或者仲裁,能第一時間找到合適的代理人。
來源:中國貿易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