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來源:金融界保險頻道
12月5日,第四屆智能金融國際論壇暨2019金融界“領航中國”年度盛典在北京盛大召開,逾千位精英學者、數百家金融機構共同聚首,探討中國和世界的“大變局、大視野、大未來”。
在以“變局與布局”為主題的“保險論壇·2019燕梳茶會年會”上,華泰保險集團董事長兼CEO王梓木以《向上而生 向善而行》為題發表主旨演講。王梓木表示,做了23年保險公司,現在依然有很多疑惑,面臨著很多重大的挑戰。我們一直在思索該做點什么、能做點什么。最近思索比較多的是面向未來怎么向上而生、向善而行。今天的企業要想干好的話,你的目標首先要盯住企業的社會價值,而不是短期的商業價值,不然就會走偏路,就會出現一些問題。優秀企業應該追求企業的社會價值最大化,它是新時代企業家精神的特征。
傳統商業文明向新商業文明轉變
王梓木表示,傳統的商業文明發生變化了,正在走入一個新商業文明時代。傳統的商業文明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飛躍。
今天傳統的商業文明有很多特點都不太適用了,發生了一些根本性的改變,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科技成為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催化劑和助推器。使得經濟由傳統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模式向著開放、共享、互聯的方向發展,這是科技帶來的一個變化。
第二,大多數行業已從短缺進入到過剩,同質化、價格戰導致行業陷入發展瓶頸,急需尋找新的突破口。
第三,生態系統成為產業發展的路向。單打獨斗的時代已成為過去,叢林文化已經面臨過時,企業之間通過搭建生圈的辦法實現協作共贏變為一個趨勢。
什么是傳統的商業文明?
王梓木指出,傳統的商業文明“利”字當頭,股東利益至上。亞當斯密在《國富論》里最早談到,關注自身利益,他會在“看不見的手”的自由市場經濟調節下實現公共利益的發展。公共利益是這么得以實現的。還有一個諾貝爾獎獲得者弗里德曼講的更清楚,企業就一個社會責任,那就是提高企業的利潤,為股東賺錢。管理層和董事會的首要職責是對股東負責,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都是股東利益之后的派生利益。這些東西一直在引導著市場經濟資本主義商業的發展。這種情況延續了很多年,由200個大企業CEO組成的美國圓桌會議也是一直奉行這個原則。但是,現在問題發生了,社會發生變化了,所以他們開始重新定義這個使命。
今年8月20日美國商業圓桌會議發表了一個“企業宗旨聲明”,放棄了企業利益至上的原則,強調企業的社會責任,包括為員工提供公平薪金和重要福利、支持社區、保護環境等,要充分考慮到利益相關者的利益。這不僅是企業管理原則上的重大改變,還是企業經營哲學的重大調整。
我國也在大力倡導企業的社會價值。王梓木表示,我在2018年亞布力年會上發起了《社會企業家倡議書》,還參加了社會企業家生態論壇,不斷的探討和分享宣傳社會企業家精神。今天的企業要想干好的話,你的目標首先要盯住企業的社會價值,而不是短期的商業價值,不然就會走偏路,就會出現一些問題。優秀企業應該追求企業的社會價值最大化,它是新時代企業家精神的特征。什么是社會價值?綠水青山就是社會價值,金山銀山就是商業價值。在追求社會價值的過程當中,我們發現商業價值往往不期而遇。
社會價值有三個特征,一是關注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命運共同體;二是探索以新視覺、新路徑、新產品實現公平與效率同步提升;三是企業的社會價值一定要體現在主業上。
保險就體現在保險業上,而不是做了多少好事,做了多少公益,這樣才能更好的把握企業的社會價值。社會價值的時代已經來臨,《社會企業家倡議書》賦予社會價值以廣發的和新鮮的內容,包括提供就業機會,開發創業平臺,擁抱科技革命,推動節能環保,推動節能環保、促進環境友好等等。安南在第一屆社會企業家論壇上講,一個失敗的社會里不會有成功的企業。也就是說,人類要共同發展,企業和社會要協調發展,要建立起命運共同體。
汪建是華大基因的創始人,當時問他,華大的商業模式是什么?他明確提出來,為人民服務。他說,只要為人民服務到位了,人民幣就會為我服務,商業價值就會不期而遇。華為提出來要做世界企業為人類服務。馬未都說下海的第一步是賺錢,賺錢了之后是出名,出名也差不多了把錢全部捐獻給國家,為了什么?為了安放靈魂。我們華泰也踐行了很多社會企業的理念。
什么是新商業文明?特點是什么?
王梓木指出,新商業文明的特點首先是從競爭邏輯轉向共生的邏輯。我們注意到,企業不管是多么大的企業,在新一輪科技革命當中都不可能獨自完成全部的革新,必須尋求外部合作。我們去騰訊考察,發現騰訊與1400家企業進行合作,并且提出合作者是我們的半條命,馬化騰最近也被評為杰出社會企業家。競爭邏輯是分蛋糕、搶蛋糕,共生邏輯是把蛋糕做大。共生邏輯可以協同創立,還可以風險共擔。善于合作的企業,路越走越寬,單打獨斗的企業路越走越窄。
在共生邏輯的時代競爭依然存在。在市場經濟中競爭永遠存在,但是要注意在競爭中如何尋找合作者。共生時代沒有消滅競爭,而是一個生態圈之間的競爭,是關聯的企業群體競爭,其組織單位可能是跨地區、跨國家的企業聯盟,更有可能是共同文化和價值觀的企業聯合。競爭的結果不一定是生態圈和企業的消亡,而是同化與升級,這一形式給社會節約了巨大的制度運行成本,同時給企業減少了經營風險。泰康是將一個保險和大健康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生態圈,這樣企業的競爭力就明顯優于單一企業的競爭力。
未來十年是危機的十年,也是挑戰的十年
現在很多企業冬天來了就熬寒冬,這樣的思維方式已經不行了,因為變化太快?,F在很多企業真正的問題是能不能在困境中重生,唯一能夠支撐你的力量就是科技、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等。要不利用新科技走出困境,還在傳統的道路上蹣跚,注定要出問題的。
未來的十年也是黃金的十年。人均GDP到5000至1萬美元之際是最好的時期,中產者層出不窮?,F在是1-1.5萬的時代。友邦提出來,我們不是黃金期,是鉆石期。中國的城鎮化建設加快,中等收入群體提高,消費升級迭代,保險業也迎來了升級換代、提供有效供給,大顯身手的時代。
危字當頭,機在其中。好企業受益于機,落后企業受困于危。對于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效果。向上而生與向善而行構成新的商業文明。
什么是向上而生?什么是向善而行?
所謂的向上而生,指企業充分借助新科技,打造新生態,逐步實現自我蛻變。這就是向上而生。做不到這一點就不能叫做向上而生,只能是活著,不知道往哪兒發展。
所謂向善而行,是企業自覺追求社會價值的最大化,適應新商業文明時代的要求,滿足客戶需求的深層次歸因,是企業的創新服務能力和企業運營能力的大幅度改善。所謂向善而行就是要做好事不做壞事,不做侵害消費者的事。我們知道,谷歌最早提出來企業不作惡。最早提出科技向善的是馬化騰,3.0版本的使命是客戶為本、科技向善。
科技是一種能力,向善是一種選擇
保險業都提出來保險向善,最近還提出了資本向善等等。為什么在這個時期大家都提出來了向善的選擇呢?第一,科技進步的結果;第二,新商業文明時代的到來??萍歼M步的結果使這種向善成為可能,新商業文明時代的到來使向善成為必要。
有人說,互聯網上半場主要是利用人性的弱點,比如說自私、貪婪、攀比、圖便宜、賣價貨來賺取流量套現,商業文化不是利用人類的優點就是利用人類的弱點,而這個時候利用了人類的弱點。騰訊提出來,進入互聯網下半場的時候,要科技要向善。因為由原來To C的模式變成了To B、To G,當你在To B、To G的時候利用人類弱點就不行了,所以互聯網企業在和其他企業或政府合作的時候一定要遵循合作共贏的方式,對雙方有利、對他人有利的情況下才能建立起合作關系,才能建立起新的商業模式,這本身就是一種向善的要求和需求。
合作與價值創造成為重點,面對客戶場景需要更全面的人性關懷,向善才能為客戶創造長遠價值。我們也注意到一些企業,比如水滴籌也面臨這樣的問題了,一開始是做好事,做著做著短期商業利益占主導地位,馬上就面臨問題。有的互聯網企業很大,利用平臺優勢,和其他企業合作的時候,經常是以“我”字當頭、“利”字當先,誰給的手續費高、返點多就跟誰合作。
保險企業也發生過類似事件,通過大數據分析找到了一些產品,專門賣給那些最有可能購買但最不可能使用的一些人。為什么?因為可以賺錢。這樣的保險能夠有多長的歷史呢?顯然會很短。我們需要的是按照保險的需求,提供有效供給,這樣才能提供為人民服務的產品。否則只關注短期利益的企業,這個選擇就不是向善的選擇。
新保險文明應運而生,應該考慮到利益的相關方,而不是只考慮保險公司的利益,要推動共同價值的創造,壯大繁榮整個社會的共生、共享、開放的生態系統成為新的經營邏輯,突破傳統業務空間,實現可持續的價值增長。合作不僅要和客戶合作,與商業合作伙伴合作,甚至還要與競爭對手合作,積極構建以客戶為中心的保險生態圈。
保險企業要向上而生、向善而行,也是借助科技手段,擴大價值鏈、建立生態圈、開拓新領域、實現新繁榮。向善而行要承擔更廣泛的社會責任,對人給予更全面的關愛。
舉幾個例子,平安以科技,金融的雙引擎實現科技賦能生態、生態賦能保險、保險回歸生態的良性循環,這就是一個向上而生的典型。友邦2018年提出來,提出從保障專家到健康管理伙伴的轉型。泰康保險醫養結合,建立從生到死的產業鏈。恒康人壽利用可穿戴設備,更好的從關注人的健康生命的角度來賣保險,而不是為了保險而賣保險。
華泰的數字化建設也建立起了這樣幾個方向:符合科技進步潮流,擴大公司成長領域,改善客戶服務體驗。向善而行方面,我們財險早期風險防控就加大投入,后面的風險補償反而會減少。在建立生態圈方面,無論是與客戶,還是與自己的協同,都要建立聯合力量?,F在全國200多個城市有5000多家EA門店都在社區里面,我們要圍繞社區打造成一個生態圈。
壽險也在往這方面努力,壽險營銷員要成為健康管理顧問的角色,生命的守護者,健康的管理者。最后是資本向善。我最近剛從上?;貋韰⒓恿丝沙掷m100 ETF指數的發布會。其前身是義利99排行榜,是從上市公司里選出社會價值貢獻靠前的。后來又進一步深化測算提出了可持續100指數,已經被證監會批準了,正在社會上路演。凡是社會價值做的好的企業,“利”反而比那些不做的要高。而“利”字當頭特別是短期“利”字當頭的企業往往資本沒有青睞。
向上而生、向善而行體現了新商業文明時代的特征。向上而生就是要運用新科技推動企業與社會的共生共長,向善而行就是要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生活的共享與共榮。保險公司的公眾性和公益性,使其具有天然的社會企業稟賦。保險業要秉承向上而生、向善而行的理念,奔向下一個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