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來源:格上研究中心
一、私募業績速覽
6月市場走勢整體較5月有好轉,主要指數均有不錯表現,這主要與兩方面因素有關,即,國內政策上的積極調整對市場情緒的正面刺激和國外環境(中美談判為主)的走好彌補了5月的過度恐慌。國內政策方面,以專項債為代表的更加積極的國內宏觀政策,以并購重組在內的對資本市場的政策修正;國外環境方面,中美在G20會議前逐步釋放出來的利好消息,以及全球進入降息預期帶來的風險偏好的提升,都對全月A股走勢形成支撐。
私募觀察一:上半年由于國際政治因素和國內政策因素,金融市場整體波動較大。股票、期貨、量化、套利等各個策略都存在機會,而股票策略由于年初的市場大幅反彈, 1-6月以18.43%的平均收益位于各策略榜首。相比之下,債券策略以3.69%的平均收益墊底,主要受繼續去杠桿、部分領域仍在爆雷影響明顯。
私募觀察二:今年1-6月,新成立證券類私募產品數分別是1只、1只、10只、248只、288只、565只,6月新成立產品量幾乎較上月翻倍,伴隨著市場走好,以及內外環境的預期趨向積極,資金入市情緒恢復明顯,出現顯著好轉。
私募觀察三:調研方面,本月共有484家私募機構參與調研,較上月823家私募機構調研接近腰斬;共調研745次,較上月1708次減少近六成;共調研上市公司741家,上月共調研1694家。整體而言,6月全市場私募調研熱情均有較大回落,這與全月市場情緒修復、內外因素趨好緊密相關。機構投資者更傾向于在市場情緒糟糕的底部尋找投資機會,然而從6月的事后指標(上文提到的私募產品成立數量)來看,市場情緒發生較為明顯的轉變,同期A股主要指數的表現樂觀,與市場情緒好轉形成相互作用的良性循環,這一時期的機構投資者更關注風險和回撤,對投資機會的挖掘側重有所降低。
6月股市表現樂觀,10億以下機構拉低策略平均收益
A股整體走好帶動股票類策略表現樂觀。6月,全市場股票策略私募產品平均收益2.62%,其中,20-50億規模私募繼續領跑,平均收益5.14%。整體而言,10億以上私募均獲得了不錯的收益,分規模私募管理人產品平均收益均在3.5%以上,10億以下規模管理人產品表現拉低了股票策略平均收益。
上半年股票策略18.43%平均收益領跑,債券策略3.69%墊底
分策略來看,6月主觀股票策略以2.62%的平均收益領跑,且成為唯一一個跑贏私募行業平均收益(2.14%)的策略。另一方面,主觀期貨策略雖然以-0.46%的平均收益墊底,但該策略下表現前1/4的產品平均收益達到6.87%,可以看出6月期貨投資者對市場的判斷分化較為顯著,從而帶來收益分化明顯。
上半年業績表現而言,由于國際政治因素和國內政策因素,金融市場整體波動較大,股票、期貨、量化、套利等各個策略都存在機會。股票策略由于年初的市場大幅反彈,以18.43%的平均收益位于各策略榜首;相比之下,債券策略以3.69%的平均收益墊底,主要受繼續去杠桿、部分領域仍在爆雷影響明顯。
二、私募備案情況
證券類私募產品新成立量較上月翻倍,市場情緒顯著好轉
管理人方面,6月份新備案私募管理人91家,其中證券類私募管理人19家,較上月13家有所回升,但整體仍在低位;相比于2018年同期(75家)下降74.67%,降幅與上月接近。6月繼續無新成立的證券類私募管理人。
產品方面,6月份協會新備案私募產品1400只,其中新備案證券類私募產品938只,占比67%,這一數量較去年同期上漲11.62%,環比上月下降27.73%。另一方面,今年1-6月,新成立證券類私募產品數分別是1只、1只、10只、248只、288只、565只,6月新成立產品量幾乎較上月翻倍,伴隨著市場走好,以及內外環境的預期趨向積極,資金入市情緒恢復明顯,出現顯著好轉。
三、私募機構調研動向
1、全市場調研熱情驟降,6月調研機構較上月腰斬
據格上研究中心數據,本月共有484家私募機構參與調研,較上月823家私募機構調研接近腰斬;共調研745次,較上月1708次減少近六成;共調研上市公司741家,上月共調研1694家,其中,主板公司96家(占比12.96%)、中小板公司330家(占比44.53%)、創業板公司315家(占比42.51%)。
2、中美關系成功驗證“預期中的常態”,醫藥生物、電子計算機繼續受關注
本月私募機構共同調研的前5名個股為美年健康、匯川技術、華大基金、勁嘉股份、寶萊特。個股受關注度最高的前十主要分布在醫藥生物、電子計算機行業,6月市場在內外因素均轉向積極的背景下表現良好(國內政策繼續支撐、中美談判現利好因素),機構尋找投資機會的邏輯仍然延續此前掘金高科技成長領域。這一階段,尤其是中美關系反復,驗證成了此前機構“預期中的常態”,機構投資者對于在前期估值殺得較低的醫藥生物、電子計算機行業尋找投資機會的信心更充足。
3、百億私募調研減少,市場上升期關注控制風險和回撤
從數據統計來看,全月共有15家百億機構出動調研,涉及上市公司50家,較上月減少18家。其中,調研上市公司最多的前3家私募分別是景林資產(14家)、凱豐投資(11家)、高毅資產(10家);相比上月,未出現調研記錄的分別是暖流資產、保銀投資、明達資產,新增調研機構為涌峰投資。
從調研標的來看,百億機構共同調研的上市公司僅16家,較上月減少9家,其中,匯川技術、美年健康、中科創達成為機構關注重點。機構投資者主要關注匯川技術新能源乘用車零件的產能及銷量方面,以及對于后崛起的新興中小競爭者的應對。從百億機構的整體調研方向來看,6月機構關注邏輯與上月相同,關注度最高的是電子計算機、醫藥生物等行業。
整體而言,6月全市場私募調研熱情均有較大回落,這與全月市場情緒修復、內外因素趨好緊密相關。機構投資者更傾向于在市場情緒糟糕的底部尋找投資機會,然而從6月的事后指標(上文提到的私募產品成立數量)來看,市場情緒發生較為明顯的轉變,同期A股主要指數的表現樂觀,與市場情緒好轉形成相互作用的良性循環,這一時期的機構投資者更關注風險和回撤,對投資機會的挖掘側重有所降低。
來源:格上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