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機構/年會活動: 中國交易銀行50人論壇 中國供應鏈金融產業聯盟中國供應鏈金融年會 中國保理年會 中國消費金融年會 第三屆中國交易銀行年會

最新全國地級市財政經濟數據及排雷

時間: 2019-02-20 13:57:09 來源: 債市覃談   網友評論 0
  • 作者:高國華/覃漢

作者:高國華/覃漢

來源:債市覃談 


隨著全國各省進入地方兩會時間,各地2018經濟成績單也陸續揭曉,在本篇報告中,我們對各省、地級市GDP、財政收支等2018年最新數據進行初步梳理,并結合2019年各地級市城投債到期規模壓力,篩選出GDP增長下滑、財政收支惡化的地級市及城投平臺,供投資者參考。

1、各省、地級市經濟與財政增長總覽

1.1 各省2018年經濟、財政增長概況

經濟總量方面,2018年廣東(9.73萬億)、江蘇(9.26萬億)和山東(7.64萬億)仍位列前3,而甘肅、海南、寧夏和青海仍不足1萬億。從GDP增速看,西藏、貴州、云南、江西等18個省份增速超越全國水平,山東(6.4%)、遼寧(5.7%)、重慶(6%)、天津(3.6%)、內蒙古(5.3%)、吉林(4.5%)、甘肅(6.3%)、海南(5.8%)則低于全國6.6%GDP平均增速。

固定資產投資方面,2018年貴州(15.8%)固定資產投資仍一枝獨秀,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投資增長也在11%以上,但有8省市投資增速跌入負增長,尤以內蒙古(-28.3%)、新疆(-25.2%)、寧夏(-18.2%)、海南(-12.5%)跌幅尤為劇烈,此外,天津、北京、黑龍江、甘肅也呈現下跌態勢。

財政預算收入方面,2018年廣東(12103億)、江蘇(8630億)、上海(7108億)排名前3,。從財政收入增速來看,山西(22.8%)、浙江(13.7%)、陜西(11.8%)、海南(11.7%)、青海(10.9%)、河南(10.8%)位居前列,均超過10%,僅天津市(-14.6%)受數據擠水分沖擊,遭遇劇烈下滑,此外,湖北(1.8%)、吉林(0.9%)和重慶(0.6%)財政預算收入也出現大幅放緩。

1.2 地級市2018年前11月財政收支增長概覽

從財政預算收入增速看,在地級市層面,由于2018年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財政大力減稅降費,截止201811月末,有40個地級市財政收入下滑跌至負增長區間,降幅超過5%的地級市有23個,降幅超過10%的地級市達9個。其中,衡陽、株洲、湛江、包頭、呼和浩特、呼倫貝爾、防城港等地市跌幅排名居前。

但也有19個地市截止2018年前11個月的財政收入增長超過20%,其中,??冢?/span>36.8%)、晉中(32.7%)、臨汾(31.3%)增速甚至在30%以上,此外,榆林市、七臺河市、駐馬店市、呂梁市、渭南市、湖州市等財政收入增速也排名居前,均在22%以上。受益于18年煤炭等資源品價格上漲,山西、陜西部分地市財政收入改善顯著。

從財政支出增速看,截止201811月末,有35個地級市財政支出增速下滑跌入負值區間,呈現廣泛收縮態勢。其中,雞西(-22.3%)、衡陽(-17.9%)、呼和浩特(-16%)、武威(-13.8%)、天津(-13.6%)和包頭(-10%)降幅均在10%以上,地方公共財政支出劇烈收縮,將對地方經濟活動產生下行壓力。

此外,我們還統計了2018年各省會城市財政收入占全省財政總收入的比重,以衡量省會城市在省內經濟中的地位和集中度,可以看到,湖北武漢(47%)、寧夏銀川(39%)、青海西寧(35%)、湖南長沙(31%)、云南昆明(31%)、河南鄭州(31%)和陜西西安(30%7個省會城市在全省財政收入占比均超過30%,呈現較高集中度。

從省會城市的橫向對比看,截止201811月末,杭州、廣州、武漢、南京、成都、鄭州財政預算累計收入總量突破1000億元,排名前列;而貴陽、太原、南寧、呼和浩特、銀川、西寧等不足400億,相對靠后。從財政收入增速看,呼和浩特(-12%)和銀川(-5.4%)降幅明顯,西安(0.9%)也增長乏力。

2、2018年各地級市經濟、財政收入數據梳理

1、河北?。?/span>

2018年河北省GDP36010億,全國排名第9,GDP名義和實際增速為5.9%6.6%;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一般預算收入3514億,同比增長8.7%,強于全國平均水平。

下轄11個地級市中,唐山(6955億)、石家莊(6082億)2018GDP總量最高,但不超過7000億,承德、張家口、衡水、秦皇島GDP總量最低,不足2000億。從GDP名義增速看,秦皇島(8.6%)、廊坊(7.9%)增速最快,但仍不及全國平均水平,有7個地市名義增速為負值,其中承德(-8.5%)、石家莊(-5.9%)、邯鄲(-5.8%)降幅較大。

截止201811月末,省內11個地市中,石家莊(459億)、唐山(394億)和廊坊(335億)財政一般預算累計收入排名前三,承德、衡水、秦皇島、邢臺和張家口市等不足150億,其余在200-300億之間。在財政收入增速上,2018年張家口(15.2%)、衡水(15.1%)增速最快,保定市(-1.2%)呈現負增長(截止11月末),石家莊和廊坊市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余多數均在10%以上。

2019年城投債到期規模99.7億,其中,省級平臺到期47億,占比47%;石家莊、邯鄲市到期19.1億和16億,其余地市在10億左右及以下。

2、山西?。?/span>

2018年山西省GDP16818億,全國排名第22,GDP名義和實際增速為8.3%6.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7%;受益于煤炭價格走高,企業盈利和稅收回暖,一般預算收入2293億,同比增長22.8%,增速居于全國第1位。

截止201811月末,省內11個地市中,太原(341億)、呂梁(163億)、長治(142億)和晉中(142億)一般預算累計收入排名前列,此外,臨汾、晉城和大同也在100億以上,忻州、運城、陽泉不足100億。在財政收入增速上,2018年前11月,晉中(32.7%)、臨汾(31.3%)增長最快,長治、晉城和運城也在20%以上,其余地市也均在15%以上,超越全國平均水平。

2019年城投債到期規模147.6億,其中,省級平臺到期達134億,占到90.8%;其余臨汾市、運城市城投債到期量僅10億和3.6億。

3、內蒙古:

2018年內蒙古GDP17300億,全國排名第21,GDP名義和實際增速為7.5%5.3%,均慢于全國增速;受經濟數據擠水分沖擊,固定資產投資劇烈下滑為-28.3%,增速全國倒數第一。

截止201811月末,省內9個地市中,鄂爾多斯(406億)財政一般預算累計收入遙遙領先,呼和浩特(187億)、包頭(132億)和赤峰(100億)也相對靠前,而烏海、烏蘭察布、巴彥淖爾均不足50億。在財政收入增速上,各地市差異顯著,2018年前11月,鄂爾多斯(20.7%)和赤峰(10.8%)收入增長領先;而受財政擠水分影響,呼和浩特(-12.1%)、包頭(-12.2%)、呼倫貝爾(-11.2%)和巴彥淖爾(-8.5%)呈大幅負增長,此外,通遼和烏蘭察布財政增速也在2.5%以下。

2019年城投債到期量135.7億,其中,省級平臺到期達103.7億,占比76.4%;此外,呼和浩特、包頭、通遼市到期量僅為20億、10億和2億。

4、東三?。ㄟ|寧、吉林和黑龍江)

2018年遼寧和吉林GDP分別為25300億和16000億(黑龍江省數據暫未出),名義增速為8.1%7.1%,實際增速為5.7%4.5%;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分別為3.7%1.6%,整體低于全國水平。遼寧省財政收入2616億,同比9.4%。

由于東三省34個地市最新財政收入披露不全,在已披露前11個月財政預算累計收入的地市中,沈陽(666億)、大連(661億)財政收入最高,從財政增速看,黑龍江七臺河市(25.3%)增長最快,而遼寧本溪(-7.8%)、黑龍江雞西(-7.5%)、黑龍江齊齊哈爾(-2.7%)呈現負增長。

2019年東三省城投債到期總計421.9億,其中遼寧省116.3億、吉林省258.6億、黑龍江省47億。吉林省省級平臺和長春市城投債到期量最大,分別為105.3億和130億,其次大連市為47.8億,其余地市均在20億及以下。

5、江蘇省

2018年江蘇省GDP92595億,全國排名第2,GDP名義和實際增速為7.8%6.7%,名義增速略低于全國水平。固定資產增速5.5%;一般預算收入8630億,增長5.6%,均低于全國平均增速。

下轄13個地級市中,蘇州(1.86萬億)、南京(1.28萬億)、無錫(1.14萬億)18GDP總量均突破1萬億,最低的宿遷(2750億)、連云港(2771億)不足3000億。從GDP名義增速看,南京(9.43%)、南通(9%)、無錫(8.8%)增長最快,僅鎮江(-1.3%)遭遇下滑,徐州(2.3%)增速也相對緩慢。

截止201811月末,省內13個地市中,蘇州(1941億)、南京(1339億)和無錫(892億)財政預算累計收入排名前三,南通、常州和徐州在470-570億間,鹽城和揚州在300-350億間,宿遷、連云港和淮安市均不超過250億,排名靠后。在財政收入增速上,南京、蘇州、淮安、無錫和常州市增速位居前5,均在10%以上,而宿遷(4.4%)、南通(5%)和鹽城市(5.5%)增速在省內地市中排名靠后。

2019年城投債到期量達3427.6億,其中,省級平臺到期量僅406.5億,僅占11.86%;蘇州、南京、無錫和鎮江城投債到期量均在350-620億,居于地級市前列;此外,常州、泰州、鹽城、連云港、揚州、淮安和南通到期量較大,也均超100億;而徐州和宿遷到期只有73億和32億。

6、浙江省

2018年浙江省GDP56197億,全國排名第4,GDP名義和實際增速為8.6%7.1%。固定資產增速7.1%,一般預算收入6598億,增長13.7%,大幅超越全國平均增速7.5個百分點。

下轄11個地級市中,杭州(13509億)2018GDP總量突破1.3萬億,表現一枝獨秀,其次溫州(6006億)、紹興(5417億)、臺州(4874億)、嘉興(4872億)均超越4500億,舟山(1316億)和麗水(1394億)最低,不足1500億。從從GDP名義增速看,臺州、嘉興、溫州增速在10%以上,金華(5.9%)、紹興(6%)增速在省內排名偏后。

截止201811月末,省內11個地市中,杭州(1672億)和寧波(1320億)財政預算累計收入突破千億,排名最高;其次,溫州、嘉興、紹興、臺州均在400-520億之間,而衢州、舟山和麗水市則在150億以下,排名靠后。在財政收入增速上,湖州(22.8%)、嘉興(19.5%)和溫州(18.6%)增長最快,其余地市增速多數也在10%以上,僅有寧波市(9.4%)增速低于10%,排名相對靠后。

2019年城投債到期量757.95億,不足江蘇省1/4;其中,省級平臺到期70.4億,占比9.3%;寧波和嘉興市城投債到期量最大,達150.3億和128億;金華、杭州、紹興、湖州到期在50-100億之間,臺州和麗水19年到期量最小,均不足15億。

7、安徽?。?/span>

2018年安徽省GDP30007億,全國排名第13,GDP名義和實際增速為11.1%8.02%。固定資產增速11.8%,一般預算收入5363億,增長10.4%,明顯超越全國平均水平。

截止201811月末,省內17個地市中,合肥市(668億)財政預算收入位居第1,其余地市均不超過300億,蕪湖(287億)、滁州(181億)位居第2、3,淮北、銅陵、黃山、池州等地市不足100億,排名靠后。在財政收入增速上,淮北(13.1%)、宿州(12.8%)、安慶(12.2%)和六安(12%)增速排名靠前,銅陵(-4.5%)、池州(-4.5%)均呈負增長,此外,蕪湖、淮南市財政收入增速均低于3%。

2019年城投債到期量408.8億,其中,省級平臺到期量86億,占比21%;亳州、蕪湖、合肥市到期量在40-55億之間,馬鞍山、蚌埠、滁州、銅陵和淮北市在20-35億之間,其余地市均在15億以下,到期量較少。

8、福建?。?/span>


2018年福建省GDP35804億,全國排名第10,GDP名義和實際增速為11.3%8.3%。固定資產增速11.5%,一般預算收入3007億,增長7.1%。

下轄9個地級市中,泉州(8468億)、福州(7857億)2018GDP總量排名居前2位,突破7000億,寧德(1943億)、南平(1792.5億)GDP規模相對較低,不足2000億。從GDP名義增速看,泉州市(12.2%)增速最快,除寧德(8.3%)、莆田市(9.6%)外,其余地市增速也均在10%以上。

截止201811月末,省內9個地市中,廈門(730億)和福建(614億)財政預算收入規模最高,其次為泉州(434億)、漳州(203億),其余地市收入均在150億以下。在財政收入增速上,廈門、龍巖、南平、寧德市增速均在10%以上,位居前列;而莆田(4.4%)、三明(6.5%)和漳州(7.6%)增速相對靠后。

2019年城投債到期量535.17億,其中,省級平臺到期量95億,占17.8%;廈門、漳州市城投債到期量最大,分別為180億和142.7億;泉州、福州市到期量49億和36.5億,而龍巖、南平和寧德市到期均在20億以下。

9、江西省

2018年江西省GDP21985億,全國排名第16,GDP名義和實際增速為9.9%8.7%。固定資產增速11.1%,一般預算收入2372億,增長5.6%。

下轄11個地級市中,南昌(5274億)一枝獨秀,18GDP突破5000億,其次贛州(2807億)、九江(2700億)不足3000億,而景德鎮(846億)、鷹潭(819億)均不到1000億。從18GDP名義增速看,九江(11.9%)、贛州(11.2%)增速最快,而新余(-7.3%)、萍鄉(-5.7%)和景德鎮(-3.6%)則遭遇下滑負增長。

截止201811月末,省內11個地市中,南昌市(439億)財政預算累計收入最高,九江(247億)、贛州(235億)、宜春(226億)和上饒(207億)在200-250億區間,而鷹潭市、新余市、萍鄉市和景德鎮市均在100億以下。在財政收入增速上,南昌(11.5%)、鷹潭(8%)和贛州(8.2%)排名居前,新余(-6.5%)、萍鄉(-4.2%)、九江(-1.2%)和上饒(-0.6%)呈負增長。

2019年城投債到期量460億,其中,省級平臺到期量占比60.7%279.4億,省會南昌市到期88億、上饒到期25億,其它地級市如吉安、撫州、新余、萍鄉、九江、鷹潭、景德鎮和贛州市等到期均在15億以下。


10、山東省

2018年山東省GDP76470億,全國排名第3,GDP名義和實際增速為8.6%6.4%。固定資產增速7.1%,一般預算收入6485億,增長6.3%。

下轄17個地級市中,青島(1.2萬億)在省內排名首位,其次濟南(7857億)、煙臺(7833億)均突破7000億,而萊蕪(1006億)、日照(2202億)和棗莊(2402億)最低,均不超過2500億。從18GDP名義增速看,萊蕪(12.4%)、濟南(9.9%)、臨沂(9%)和菏澤(9%)增速居前,濱州(1.5%)、泰安(2%)和威海(3.7%)增速在省內排名靠后。

截止201811月末,省內17個地市中,青島(1123億)和濟南(702億)財政預算累計收入最高,其次為煙臺(579億)和濰坊(549億),而萊蕪(59億)、棗莊(139億)、日照(148億)在150億以下。在財政收入增速上,日照(13.3%)、萊蕪(11.2%)、濟南(10.4%)增速超過10%,而棗莊(1.8%)、濱州(2.9%)、聊城(4%)、濟寧(4%)和泰安(4%)均在4%及以下。

山東省2019年城投債到期量610.571億,其中,省級平臺到期量191億,其次青島市城投債券到期112億,臨沂、濰坊、濟寧、濟南到期量在40-50億之間,其余地級市如威海、德州、煙臺、棗莊等到期均在15億以下。

11、河南省

2018年河南省GDP48056億,全國排名第5,GDP名義和實際增速為7.9%7.6%。固定資產增速8.1%,一般預算收入3764億,增長10.8%,增長快于全國水平。

截止201811月末,省內17個地市中,鄭州市(1058億)財政預算累計收入一枝獨秀,其余地市除洛陽(320億)外均在200億以下,濮陽、漯河和鶴壁市等在100億以下。在財政收入增速上,駐馬店(24.7%)、商丘(20.1%)增速在20%以上,位居前列;而南陽市(5.5%)增速最低。

河南省2019年城投債到期量503億,其中,省級平臺到期327.1億,其次鄭州市到期量100.8億,平頂山到期42.5億,此外,洛陽、濟源、開封、焦作、漯河、安陽和信陽等地市到期均不足10億。

12、湖北?。?/span>

2018年湖北省GDP39367億,全國排名第7,GDP名義和實際增速為11%7.8%。固定資產增速11%,一般預算收入3307億,增長1.8%,財政收入增速大幅低于全國水平。

截止201811月末,省內12個地市中,武漢市(1440億)財政預算累計收入省內最高,占到湖北省全省的47.2%,其次襄陽(266億)和宜昌(221億)均在300億以下,其余地市均在130億以下。在財政收入增速上,荊州(12.7%)增長最快,其次為武漢(8.8%)和咸寧(8.7%),而宜昌(-10.7%)、襄陽(-9.6%)、孝感(-5.9%)、鄂州(-2.2%)和隨州(-2.1%5個地級市呈負增長。

2019年城投債到期446.57億,其中,省級平臺到期211.5億占到47.3%,其次武漢市到期量143.1億,宜昌、襄陽、咸寧、荊門市到期量在10-35億之間,孝感、黃石、十堰、鄂州、恩施、荊州和隨州等到期均在10億以下。

13、湖南省

2018年湖南省GDP36426億,全國排名第8,GDP名義和實際增速為7.4%7.8%。固定資產增速10%,前11月一般預算收入2494.1億,累計增速1.54%,大幅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截止201811月末,省內13個地市中,長沙市(780億)財政預算累計收入省內最高,其余地級市除株洲(156億)外,均在150億以下,其中,張家界(29億)、益陽(61億)、婁底(61億)、懷化(79億)、邵陽(77億)5個地市不足100億。在財政收入增速上,除長沙(14.2%)一枝獨秀以外,有9個地市呈現負增長,包括衡陽(-16.9%)、株洲(-16.8%)、邵陽(-8.4%)、岳陽(-7.8%)、張家界(-7.2%)、郴州(-3.2%)、湘潭(-2.2%)、婁底(-2.1%)和常德(-0.3%)。

2019年湖南省城投債到期390.2億,其中,省級平臺到期達149.8億占比38.4%;株洲、長沙和衡陽市城投債到期量較多,均在30億以上;湘潭、岳陽、常德市到期量在15-30億區間,而益陽、永州、湘西州、婁底、懷化和張家界市到期規模在10億元左右或以下。

14、廣東?。?/span>

2018年廣東省GDP97300億,全國排名第1,GDP名義和實際增速為8.5%6.8%。固定資產增速10.7%,一般預算收入12102.9億,增長7.9%,均快于全國平均水平。

在發布18GDP數據的19個地市中,深圳與廣州均突破2.2萬億,表現一枝獨秀,但仍有云浮、汕尾、河源等7個地市GDP規模在2000億以下。從18GDP名義增速看,珠海(13.6%)增長最為迅猛,陽江(-4.1%)、梅州(-1.4%)和潮州(-0.6%)遭遇負增長,此外,揭陽(0%)、云?。?/span>1.1%)增長也相對緩慢。

截止201811月末,省內21個地市中,深圳(3296億)與廣州(1486億)財政預算累計收入一枝獨秀,其次為佛山(604億)和東莞(590億),肇慶(99億)等9地市財政收入在100億以下。在財政收入增速上,汕尾(17.4%)、揭陽(11.5%)、江門市(10.3%)均在10%以上位居前三,而湛江(-14.5%)、汕頭(-4.8%)和梅州(-3.5%)則呈負增長。

2019年城投債到期量770.25億,與其他省份不同的是,省級平臺到期量極少僅52億,占比6.75%;廣州、深圳、珠海市到期量分別298億、140億和154億,相對較高;中山、佛山在30-55億之間,東莞、湛江、河源、茂名、韶關城投債到期均在20億以下。

15、廣西:

2018年廣西省GDP20353億,全國排名第18,GDP名義和實際增速為9.9%6.8%。固定資產增速10.8%,一般預算收入1681億,增長4.1%。

截止201811月末,省內14個地市中,省會南寧市(334億)財政預算累計收入最高,其次為柳州(166億)和桂林(125億),其余地級市均不足100億,來賓、賀州、崇左、河池等不足50億。在財政收入增速上,北海市(20.4%)增長強勁,賀州、河池和柳州市也在10%以上,而防城港(-10.8%)、梧州市(-9.4%)、崇左市(-9.5%)等財政收入則為負增長。

2019年城投債到期量332.15億,其中省級平臺到期量占比89.6%297.7億,南寧和柳州到期量為34.4億和46億,此外,其它地級市如桂林、欽州、來賓、梧州、玉林、百色和北海到期量均在15億以下。

16、云南?。?/span>

2018年云南省GDP17881億,全國排名第20,GDP名義和實際增速為9.2%8.9%。固定資產增速11.6%,一般預算收入1994億,增長5.7%。

截止201811月末,省內8個地市中,昆明市(555億)財政預算累計收入位居第1,其次為曲靖(129億)和玉溪(120億),其余地市均在80億以下。在財政收入增速上,各地市表現迥異,昭通(20.1%)、麗江(10.2%)增長最快,曲靖(-0.6%)呈負增長。

2019年城投債到期量626.5億,其中省級平臺到期492.5億,占比達78.6%,其次昆明市到期量114.2億,占比18.2%,此外,曲靖、保山、普洱和大理市等城投債到期均在15億以下。

17、陜西省

2018年陜西省GDP24435億,全國排名第15,GDP名義和實際增速為11.6%8.3%。固定資產增速10.4%,一般預算收入2243億,增長11.8%,大幅超越全國平均水平。

下轄10個地市中,西安市(8350億)GDP總量最大,占到陜西省34%,其次為榆林(3849億)、咸陽(2376億),不足西安市一般;而銅川(328億)、商洛(825億)規模最小不到千億。從18GDP名義增速看,延安(18.8%)、安康(16.3%)增速最快,銅川(-5.9%)增速收縮下降。

截止201811月末,省內10個地市中,西安(626億)和榆林(363億)財政預算累計收入體量最大,其次為延安(146億),而安康、商洛、銅川市等4地市財政收入不足50億。在財政收入增速上,榆林(25.6%)、渭南(23.4%)、延安(20.9%)增速在20%以上,排名居前;而西安、商洛、銅川、咸陽財政收入增速均不超過2.5%,位居后列。

2019年城投債到期量559.25億,省級平臺和西安市市級平臺到期量最大,分別為247.5億和224.8億,占比達44.3%40.2%,咸陽市到期量相對偏高為47.5億,其它榆林市、延安市、渭南市和商洛市到期均在15億及以下。

18、四川?。?/span>

2018年四川省GDP40678億,全國排名第6,GDP名義和實際增速為10%8%。固定資產增速10.2%,前10個月一般預算收入3280.8億,增長19.2%。

下轄18個地市中,成都市(15343億)GDP一枝獨秀,占到四川省37.7%,其次綿陽、德陽、宜賓、南充均在2500億以下,巴中、雅安和廣元不到1000億。從18GDP名義增速看,德陽(12.9%)、綿陽(11%)和成都(10.5%)增長最快,均突破10%,而攀枝花(2.6%)、資陽(4.3%)增速相對偏慢,有12個地市名義增速慢于全國平均水平。

截止201811月末,省內18個地市中,成都財政預算累計收入達1310億,遙遙領先其它地市,其次為宜賓(145億)、瀘州(141億)、綿陽(116億),規模均不超過150億,而自貢、攀枝花、廣元、遂寧、內江市等12地市財政收入不足100億。在財政收入增速上,雅安(20.9%)和宜賓(19.2%)增速居首,廣安、綿陽等9地市預算收入增速也在10%以上,瀘州(3.7%)和攀枝花(4.9%)增速最低。

2019年城投債到期量466.1億,其中以省級平臺和成都市市級平臺到期量最大,分別為178.8億和171.8億,占比為38.4%36.9%,其次涼山州和綿陽市到期分別為36億和32.8億,此外,除雅安和廣元市到期11、攀枝花、自貢、眉山、巴中、達州、廣安和南充市到期量均在15億以下。

3、經濟、財力下滑地級市城投債梳理

3.1 2018GDP下降地級市的城投債

我們梳理了2018GDP名義增速負增長的地級市,以及相關城投平臺和存量債券,其中,江蘇鎮江19年到期城投債余額較大(以行權計),達285.52億,如下表所示:

3.2 2018年財政收入下滑地級市的城投債

我們梳理了2018年前11個月財政收入累計增速下滑超過5%以上的地級市,以及相關城投平臺和存量債券,其中,湖南株洲19年到期城投債余額較大(以行權計),達206.34億,如下表所示:

3.3 2018年財政支出下滑地級市的城投債

我們梳理了2018年前11個月財政支出累計增速下滑超過5%以上的地級市,以及相關城投平臺和存量債券,其中,安徽銅陵19年到期城投債余額較大(以行權計),達80.38億,如下表所示:

本文作者:高國華/覃漢  來源:債市覃談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


  •  驗證碼:
熱點文章
中國貿易金融網,最大最專業的中文貿易金融平臺
色欲人妻综合AAAAA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