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機構/年會活動: 中國交易銀行50人論壇 中國供應鏈金融產業聯盟中國供應鏈金融年會 中國保理年會 中國消費金融年會 第三屆中國交易銀行年會
首頁 >> 信托投資 >> 列表

四家信托公司資管規模破萬億 行業人均凈利潤341萬元

時間: 2018-05-31 16:36:37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網友評論 0
  • 于信托業而言,2017年似乎是不錯的一年。截至年末,信托業資管規模突破26萬億,同比增長近30%,當年實現總收入1189.4億元、凈利潤640.11億元,同比均微增4%左右。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張奇/陳進


數據會說話。盡管繁雜,但當融合資產規模、營業收入、凈利潤、信托報酬率等系列數據之后,便會發現隱匿其中的信托業運行真實情況。


于信托業而言,2017年似乎是不錯的一年。截至年末,信托業資管規模突破26萬億,同比增長近30%,當年實現總收入1189.4億元、凈利潤640.11億元,同比均微增4%左右。


不過相對樂觀的業績之下,問題也在慢慢浮現。


如事務管理業務占比較高,信托報酬率、凈資產收益率出現下滑等。其中,信托報酬率從2013年的0.67%下行至0.35%。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13.17%,同比下降1.61個百分點。


業內人士認為,在去通道的主基調下,2018年信托資產規模增速下降確定無疑,甚至可能出現負增長。同時,由于通道費率開始上升及存續業務較多,未來營業收入、凈利潤受影響程度相對較小,可能仍呈現小幅增長態勢。


四公司規模逾萬億


2017年是信托資產規模高增長的一年。截至年底,信托資產規模達到26.28萬億元,同比增長29.84%。平均每家公司信托資產規模為3864.89億元,較2016年增長888.4億元。


中信信托以1.98萬億元蟬聯頭把交椅,資管規模破萬億的還有三家,分別為建信信托1.41萬億元,華潤信托1.35萬億元,華能信托1.01萬億元。值得說明,另三家銀行系信托公司——交銀信托、興業信托、上海信托分列五至七位。


信托資產規模前十位總額為10.65萬億元,同比增長23.51%,低于行業增速,這也導致前十位規模占比從42.56%下降到了40.51%,該指標集中度有所降低或與監管要求有關。


部分中小信托公司的資產管理規模增速顯著。如,浙金信托管理信托資產規模同比增長223.04%。不過,華宸信托以39.66億管理規模位居行業末尾,且同比出現下滑,這也使得管理信托資產規模首尾相差約500倍。


對此,華宸信托回復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時稱,目前公司正處于股權變更過渡期,部分業務沒有開展。2017年中,華宸信托第二大股東大唐資本擬清倉所持股權。


業內普遍將信托業資產規模的快速膨脹歸因于通道回流,由于通道業務信托報酬率較低,也直接拉低了行業報酬率,2017年信托報酬率低至0.35%。自2013年以來,行業報酬率一直處于下降通道中。


與此同時,各家公司之間報酬率水平差距明顯。據國投泰康信托研究發展部梳理,信托報酬率最大值從2016年的3.16%上升到3.63%,仍舊為東莞信托,最小值從0.14%下降到了0.10%,差異擴大反映信托公司開展信托業務的能力進一步分化。


需要說明,通道回流大背景之下,信托公司在主動管理能力建設上的努力不容忽視。2017年信托業共新增主動管理類信托規模3.86萬億元,增長明顯。其中新增超1500億元的公司共3家,華能信托以4860.32億元位列首位,華潤信托、民生信托緊隨其后。


“雖然新增主動管理類信托業務規模占比有所下降,但絕對數量卻上升明顯,從中可見信托公司提升主動管理能力的努力?!卑偃鹦磐醒芯繂T李永輝稱。


主業收入占比提升


基于資產規模大增以及信托公司在主動管理方面的努力,2017年全行業實現信托業務收入817.45億元,同比增長9.44%。其中安信信托、中信信托、平安信托的信托業務收入均超40億元,安信信托以52.75億元躍居榜首。


不過,自營業務收入卻出現下滑。2017年行業實現自營收入371.95億元,同比下降5.94%,這與凈資產增長趨勢并不一致。近年來信托業內增資頻現,使得行業凈資產規模持續上漲。截至2017年底,信托業凈資產規模達5239.80億元,同比增長16.91%。


一增一減之下,信托業務收入占總收入比例實現增長。2015年、2016年該比例分別為58.52%、65.38%,2017年再度提高至68.73%。


比例提升無疑反映出,信托主業更加突出。不過各家公司差別較大。一方面國通信托、長城信托、安信信托等的信托業務收入占比超90%;另一方面粵財信托該占比低于30%。西南財經大學信托與理財研究所認為,隨著金融業回歸本源和信托行業轉型升級的推進,信托業務收入占比仍有繼續提升的空間。


信托業務收入與自營收入一道構成了信托公司總收入。2017年全行業實現總收入1189.4億元,同比微增4%。中融信托、平安信托分別以65.6億元、63.6億元營業收入占據前兩位,中信信托、安信信托總收入也在50億元以上。


相比2016年,45家信托公司總收入增加,其中民生信托、渤海信托總收入分別增加13.86億元和10.85億元,表現突出。與此同時,23家信托公司總收入下降,中江信托降幅達26.7億元。擾動因素在于,2016年中江信托出售國盛證券股權獲得投資收益26.13億元。


人均凈利341萬元


營收微增之下,凈利潤亦呈現微增態勢。68家信托公司共實現凈利潤640.11億元,同比微增4.5%。


具體而言,平安信托、安信信托和重慶信托以39.07億元、36.68億元和33.51億元位列前三,其后依次是中信信托、華潤信托、中融信托等。


相比2016年,43家信托公司凈利潤實現正增長,25家負增長。增加值而言,民生信托、安信信托、渤海信托、華潤信托和外貿信托凈利潤增加5億元以上,其中民生信托以9.64億元排在首位。增長率來看,華澳信托、浙金信托和新華信托凈利潤增長率超100%。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此前梳理,業績快速增長分為三種主要類型:由投資收益帶動,如民生信托;由消費金融等信托業務帶動,如外貿信托;基數效應,如華澳信托。


相比金融同業,由于信托公司員工數相對較少,人均凈利潤較高。2017年信托業加權人均凈利潤為341萬元,與2016年持平。人均凈利潤超千萬元的仍是重慶信托、安信信托和江蘇信托三家,分別為2295.53萬元、1570.97萬元、1382.88萬元。人均凈利潤不足100萬元的公司有7家公司,最低僅36萬元。


展望未來,百瑞信托一研究員認為,從監管環境看,與資管新規配套的監管細則可能會出臺,嚴監管仍會是監管總基調。從信托行業看,信托公司之間的分化會進一步加劇,部分中游信托公司極可能躋身上游,整體而言,挑戰大于機遇。對信托公司而言,合規風險管理更顯重要,一方面合規性風險較以往更為關鍵,另一方面業務轉型升級與回歸本源,對風控與合規提出了新的要求。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張奇/陳進 (責任編輯:hello123)
  •  驗證碼:
熱點文章
中國貿易金融網,最大最專業的中文貿易金融平臺
色欲人妻综合AAAAA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