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資金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來源: 洞見財經研究室
小米消費金融去年前三季度還在虧損,到年底就已實現全年盈利。
近日,小米消費金融發布信息顯示,其已成功募集6.8億元銀團貸款,并將申請同業拆借資格。此外,記者注意到,小米消費金融稱已實現連續兩年盈利。
據悉,小米消費金融為重慶農商行唯一聯營企業,持股比例30%。在重慶農商行披露的三季度報告“享有聯營企業利潤的份額”一欄中顯示,該行第三季度虧損164.4萬元,今年前三季度累計虧損2124.2萬元。
根據其股份推算,若小米消金2021年已實現全年盈利,其第四季度將至少完成7080.67萬元的利潤。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梳理發現,刨除2021年第四季度,小米消金開業以來僅2020年第三季完成盈利,實現凈利潤1334.67萬元。如今又是如何實現單季度超7000萬元的利潤?
此外,小米消費金融還迎來了人事方面的變動。小米聯合創始人王川退出董事一職,由天星數科CRO季春江接任。
第四季度盈利超7080萬?
公開資料顯示,重慶小米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米消金”)是經中國銀保監會批準,由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聯合重慶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優質企業共同發起設立的全國性非銀行金融機構,于2020年5月29日獲開業批復,是全國第二十六家開業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其法定代表人為洪鋒,注冊資本為15億。
2月8日,重慶小米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米消金”)官網發布信息顯示,已成功募集6.8億元的銀團貸款。自2020年5月開業以來,不到兩年時間,小米消金即完成了首單銀團貸款募集,刷新國內消費金融公司成立后最快成功募集銀團貸款的記錄。
本次銀團貸款由開泰銀行、創興銀行共同牽頭,提款涉及覆蓋泰資、港資、臺資、韓資等多家銀行,具有銀團初始額度大、平均額度高、利率低等多個特點。
此外,還有多家外資銀行在積極參團并在推進當中。后續小米消金將根據業務發展需要擇機落地。
小米消金表示將會積極申請同業拆借資格,進一步構建多元化融資渠道,為該公司業務發展提供更全面的資金保障。
記者注意到,小米消金稱自2020年開業以來,已完成連續兩年盈利。小米消費金融作為重慶農商行唯一聯營企業,結合重慶農村商業銀行歷年年報來看,其披露的2021年三季度報告,關于“享有聯營企業利潤的份額”一欄中顯示,該行第三季度虧損164.4萬元,今年前三季度累計虧損2124.2萬元。
據悉,重慶農商行持股比例30%。根據其股份推算可知,小米消金今年第三季度虧損548.67萬元,前三季度累計虧損7080.67萬元。也就是說,小米消金在2021年第四季度,僅三個月的時間就實現“扭虧為盈”,單季度盈利超7080.67萬元。
記者梳理發現,除2021年第四季度,小米消費金融僅2020年第三季度實現盈利,其余時間均處于虧損狀態。粗略計算下來,2020年的第三季度盈利在1334.67萬元左右,為何2021年四季度能突然暴發,實現超7000萬元的利潤?
值得一提的是,同在15億“俱樂部”的哈銀消費金融,2021年上半年也是六個月的時間才實現凈利潤6100萬元。而小米消金2021年第四季度最終盈利多少?記者將持續關注。
暴力催收成“重災區”
近日,記者注意到,重慶市小米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旗下產品“隨星借”現由小米消金負責。對此,天星數科曾表示,小米消金正在有序承接天星數科的個人消費信貸業務,但借款流程與之前并無太大區別
與此同時,公開資料顯示,2022年3月,小米消費金融主體公司重慶小米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小米聯合創始人王川退出董事職位;新增季春江為董事。
季春江曾任宜信首席風控官(CRO)一職,2021年加入天星數科(原“小米數科”),繼續擔任CRO的職位。新增CRO的小米消金,針對接手的個人信貸產品,是否將采取相應對策緩解“隨星借”存在的暴力催收問題的負面影響?小米消金并未披露。
據悉,在黑貓投訴平臺上,多名消費者投訴“隨星借”涉及恐嚇、侮辱甚至上門催收的行為。而關于暴力催收的問題,現已成為小米消金“隨星借”投訴的“重災區”。
記者以“隨星借 催收”為關鍵詞在黑貓投訴平臺搜索,其相關投訴達424條。其中一名消費者不堪其擾,表示,已連續接到催收人員的私人號碼及座機號的來電,要求其一次性償還全部貸款。該名消費者告訴催收人員正在積極處理欠款中,但一次性償還實在無能為力。催收人員并未予以理會,態度強硬,聲稱將上門催收、拍照,并威脅要找其父母、親戚。
該名消費者表示,自己每月都在逐步處理中,并沒有惡意拖欠的意思,希望與平臺進行協商,停止暴力催收行為。
記者注意到,針對暴力催收國家已在《刑法修正案(十一)》第293條規定中新增規定,1.使用暴力、脅迫的方法的;2.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侵入他人住宅的;3.恐嚇、跟蹤、騷擾他人的。有上述情況的,催收高利放貸等產生的非法債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而2021年11月1日,我國正式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針對個人行動軌跡信息問題進行規范。其中,《保護法》第二節第二十八條規定表示,敏感個人信息是一旦泄露或者非法使用,容易導致自然人的人格尊嚴受到侵害或者人身、財產安全受到危害的個人信息,包括生物識別、宗教信仰、特定身份、醫療健康、金融賬戶、行蹤軌跡等信息,以及不滿十四周歲未成年人的個人信息。只有在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并采取嚴格保護措施的情形下,個人信息處理者方可處理敏感個人信息。
對此,相關業內人士呼吁,切莫以貸養貸,不要在自己能力范圍外進行超前消費,為自己的收支留有余地,以防被突如其來的事情打得措手不及。若消費者遭遇暴力催收甚至威脅到個人及親屬的人身安全時,應及時保留證據,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身及家人安全。
(責任編輯:田云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