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資金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西安奔馳女車主引擎蓋哭訴維權的事件仍在繼續蔓延發酵。
4月14日,該名女車主與奔馳4S店高管溝通錄音曝光。錄音中,女車主反復質問:在購車時,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收取了1.5萬元的奔馳金融服務費,通過微信二維碼掃碼支付,進入某個私人賬戶,全程未有任何服務。“這是我不知情的,騙取的,誰代表你們收的這筆錢?這筆錢流向何處?1.5萬元是什么計價標準?”
那么,奔馳4S店收取的金融服務費究竟是什么?收取方是誰?車有質量問題,汽車金融的貸款還用還嗎?除目前已經曝光的問題以外,汽車金融暗處還有那些問題和隱患?
“金融服務費”和金融并無關系
據涉事女購車者稱,在確定購買之后,“利之星”4S店極力推薦分期貸款,也就是奔馳金融的產品,稱“做奔馳金融貸款利息低”。
事實上,奔馳中國銷售與奔馳金融是兩個獨立的法人主體。銷售流程與金融貸款流程分屬不同體系,但4S店有銷售指標和滲透率的雙重考核壓力。因此銷售人員往往配合金融人員向消費者力推奔馳金融的低息貸款服務。奔馳金融的貸款利率往往依據車型、貸款期限和貼息活動,從無息、2.99%至8.99%不等。
而該女購車者還表示,她答應選用分期付款后,交完首付辦理貸款時,“利之星”相關負責人忽然提出有這一筆金融服務費用,大約1.5萬元。經過協商,她答應支付這筆費用,利之星4S店人員讓她微信二維碼支付碼,而這個二維碼是屬于某個人,付完后4S店人員開了張收據,并無正規發票。
所謂的“金融服務費”,其實不止是汽車金融的“貓膩”,而是各類貸款時的“潛規則”。
而針對該女車主的汽車金融貸款“服務費”,各大汽車品牌的4S店幾乎通通會收取貸款服務費,費用大約在汽車售價的3%—5%,或有明確定價。
這筆多則幾萬、少則幾千的金融服務費,事實上和“金融”并無關系。即在此案上,奔馳汽車金融并未主張向消費者或者4S店索取該項費用。而是汽車銷售公司為了增加利潤所巧取的收費名頭。
在支付環節,該女購車者被要求用二維碼支付刷給了誰,則不言而喻。
在今年3.15期間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2018年度消費維權典型案例中,4S店“違規收取金融服務費”就位列維權榜榜首。
就車主被迫交納金融服務費1.5萬一事,梅賽德斯-奔馳發表聲明稱:一向尊重并依照相關法律法規開展業務運營,不向經銷商及客戶收取任何金融服務手續費。并表示,梅賽德斯-奔馳公開并反復地要求經銷商在其獨立經營的過程中要誠信守法,確保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來源:金融八卦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