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機構/年會活動: 中國交易銀行50人論壇 中國供應鏈金融產業聯盟中國供應鏈金融年會 中國保理年會 中國消費金融年會 第三屆中國交易銀行年會

回眸金融科技2019

時間: 2019-12-24 17:25:44 來源:   網友評論 0
  • 2019進入尾聲。有人用“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來形容即將過去的一年,也有人說2019年的金融科技經歷了高光與落寞。

來源:蘇寧財富資訊(ID:SuningWealthInsights)

作者: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孫揚


2019進入尾聲。有人用“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來形容即將過去的一年,也有人說2019年的金融科技經歷了高光與落寞。


央行金融科技發展規劃的發布、大數據風控行業的整治、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強勢崛起、數字貨幣雛形初見、金融監管科技的蓬勃發展和監管沙盒的落地、風控技術跟隨行業的變化而發生的深刻變化、3D感應技術的興起等等,這一切都在為我們徐徐展開了一幅金融科技未來發展的宏偉畫卷。


下面,讓我們回顧一下2019年金融科技發展的那些關鍵時刻吧。


央行印發《金融科技發展規劃》


2019年最重要的標志性事件——中國人民銀行于8月印發《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對未來3年的金融科技工作作出了頂層設計。它的發布,將結束目前金融科技發展的無序狀態,有利于構建多層立體的金融科技發展體系;避免了金融科技行業很多重復建設,鼓勵大家發展特色的、面向具體的領域、場景的金融科技,而不是大而全的發展。


《規劃》明確了金融科技的發展目標:金融安全提升,金融服務能力提升,法律支撐體系不掉隊,金融科技產學研生態閉環。《規劃》的幾個關鍵詞是行業數據資源融合、分布式數據庫長期規劃、智能金融要能“看懂文字”“聽懂語言”、搭建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建設統一的金融風險監控平臺、金融科技新產品納入金融業綜合統計體系。


金融科技進入強監管時代


“金融科技的本質是金融,只有持牌機構才能通過金融科技提供創新的金融服務產品,科技公司可以通過提供技術支持、技術解決方案等方式和持牌金融機構合作參與金融科技的創新。”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司長李偉12月12日在“2019中國金融科技上海高峰論壇”的表態,預示著金融科技的監管進入快車道。


其實,一系列監管政策已經陸續出臺:


2019年10月底,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央行將支付技術產品認證拓展為金融科技產品認證,發布了《金融科技產品認證目錄(第一批)》和《金融科技產品認證規則》。首批被納入《認證目錄》的11個產品種類,大部分與支付相關?!督鹑诳萍籍a品認證規則》指出金融科技產品認證的基本模式為:型式試驗+獲證后監督??梢灶A見的是,未來所有對外提供的金融科技產品都需要通過金融科技產品認證。


2019年11月,中國人民銀行《關于發布金融行業標準 加強移動金融客戶端應用軟件安全管理的通知》(銀發〔2019〕237號),未來移動金融客戶端APP將要通過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實名備案審核。


金融科技正規軍入場


以小米、美團、滴滴、美的、OPPO為代表,擁有流量和產業鏈的產業鏈金融新貴出現。這些新貴,有流量、有場景、有數據、有運營、有技術,一出現就吸引了眾多銀行機構的合作。

與此同時,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紛紛成立,銀行正式進入金融科技戰場??梢灶A見的是,金融科技將從部分的應用落地,開始成為金融業重要的基礎設施。


金融監管科技大步向前


國家非法金融活動風險防控平臺加快開發建設,已對12個重點地區200余家高風險機構進行全面體檢掃描。

中國證監會正式印發《中國證監會監管科技總體建設方案》,在監管科技3.0中規劃了賬戶分析、財務報表分析、實體畫像、交易異常檢測、輿情分析、金融文檔分析等基礎技術能力。

廣東省地方金融風險監測防控中心利用金鷹系統在廣東率先建立了地方金融風險全流程管理機制,實現“主動發現—精準預警—深度分析—協同處置—持續監測”的全鏈條防控機制和閉環管理。

北京市開發的“冒煙指數”可以基于海量大數據資源,通過企業合規程度、網絡投訴率、收益率、特征詞命中率、傳播力等多個維度,利用特征詞賦值、模型量化、信息比對,使用機器學習和遷移學習等算法綜合分析計算目標企業非法集資風險,已經應用于北京市房山區基金小鎮擬入駐企業的風險檢測。

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建設的“靈鯤”金融安全大數據監管平臺,從基于人工智能的平臺識別、基于數據挖掘的多維度信息關聯、基于知識圖譜的平臺風險指數計算、基于涉眾人數增長異常規模預警四個方向入手,結合深圳市金融辦整合的深圳市40余個行政管理單位的政務數據,運用多源數據融合技術,能夠對P2P 、投資理財、外匯交易等十多個金融類別進行識別與風險指數計算。

數字貨幣體系雛形已現

數字貨幣領域精彩紛呈:一些國家開始數字貨幣的試點,區塊鏈技術在隱私保護和支付時延降低方面進一步突破。

美國Facebook公司發布了基于多種貨幣抵押的數字貨幣Libra,但是阻力重重,歐洲五大經濟體已經明確反對Libra進入歐洲,美國對于批準Libra依然十分謹慎。

2019年2月,美國摩根大通在美國創造并成功測試數字貨幣JPM Coin。摩根大通內部區塊鏈平臺Quorum的銀行間信息網絡(IIN)2020年1月將進入日本, JPM Coin基于摩根大通的Quorum區塊鏈技術平臺(基于以太坊的聯盟鏈,支持交易和智能合約的私有化)。

日本瑞穗銀行將于2020年1月開始,使用數字貨幣J Coin進行公司結算服務。

中國人民銀行牽頭,四大行、三大運營商參與的央行法定數字貨幣試點項目有望在深圳、蘇州等地落地。該項目由央行貨幣金融局牽頭,數字貨幣研究所負責法定數字貨幣DC/EP頂層設計、標準制定、功能研發、聯調測試等工作。

2019年混幣機制進一步發展,將提高比特幣的匿名性,防止黑客攻擊,但是也對監管帶來了挑戰。鏈下支付協議microRaiden通過P2P單向微支付通道降低鏈下支付的時延。同態加密已經被應用于區塊鏈,提升區塊鏈公共賬本的個人隱私數據保護。

刷臉支付納入金融科技試點

線下刷臉支付已經納入央行的金融科技試點。蘇寧BIU無人店上線了基于機器視覺矩陣的、動作即交易的無感知支付應用,螞蟻金服上線了蜻蜓刷臉支付系統,中國銀聯上線了云閃付刷臉支付功能。

刷臉支付無需掏出手機、銀行卡,即可以完成購物交易,是對金融交易體驗提升的一個里程碑刷新。刷臉支付技術的推廣,是不是有可能給當前的線下支付市場格局帶來些許的變化,還有待時間的回答。

未來人臉識別技術中,3D感應(3DSensing)技術將成為主流,到2023年,全球3D感應技術市場約為185億美元。作為3D感應技術的兩種方式,3D結構光和TOF還在不斷的競爭發展。蘋果公司iPhone X的Face ID已經應用了3D結構光技術,VIVO公司展示了TOF3D感應技術。TOF技術通過光脈沖技術測量目標飛行時間,3D結構光通過紅外投射器向人臉發射無數光點獲取反射信息,即使黑天也可以人臉識別。

語音身份識別技術開始出現

2019年,語音身份識別技術開始出現,非文本的語音身份識別準確率已經達到60%-70%,已經開始應用于信用評估、電銷和催收的人工質檢。很多銀行的APP已經支持基于聲紋識別的身份驗證。

聲紋識別是根據語音中所蘊含的說話人的個性特征去識別該段語音所含說話人身份的過程。與其他生物特征識別相比,聲紋識別具有不會遺失和忘記、不需要記憶、使用方便等特點。

2018年10月9日,《移動金融基于聲紋識別的安全應用技術規范》(JR/T 0164—2018)由中國人民銀行正式發布,標志聲紋識別技術已經可以應用于移動金融場景了。

2019年,在國內,聲紋庫也和指紋庫、DNA庫一樣開始建設。深度對抗學習(GAN)已經應用于口音識別區分,深度嵌入學習如d-vector已經開始應用于聲紋反欺詐。句子識別、短時語音問題還有待于技術的進步。2019年,面向無線耳機的骨聲紋識別技術也已出現,可以通過聲紋驗證身份,調起金融應用。

結語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從1785年開始,長達200年三次工業革命的技術演進,推動了全球金融互聯網的建立。我們完全可以大膽地想象,金融科技將深刻變革傳統金融服務流程、極大的提升金融服務的效率和風險管理水平、讓更多的人更容易的獲得更便捷的金融服務,從而實現推動金融服務像水一樣的滲透到各種場景中去。

最后,借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的一段文字,來展望金融科技的發展前景:

 “她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桿尖頭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span>


讓我們期待金融科技在2020年的光榮與夢想。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


本文來源: 作者: (責任編輯:七夕)
  •  驗證碼:
熱點文章
中國貿易金融網,最大最專業的中文貿易金融平臺
色欲人妻综合AAAAA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