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機構/年會活動: 中國交易銀行50人論壇 中國供應鏈金融產業聯盟中國供應鏈金融年會 中國保理年會 中國消費金融年會 第三屆中國交易銀行年會

銀行金融科技能力接受戰“疫”實踐檢驗

時間: 2020-03-03 18:22:07 來源:   網友評論 0
來源:金融時報 趙萌


疫情發生以來,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線上化服務可圈可點。一方面,通過各種應急舉措提供各類疫情防控金融服務支持;另一方面,提升服務便捷性與可得性保障居民日常金融所需。

能在突發時期做到從容應對,這并非偶然。近些年備受關注、突飛猛進的金融科技在疫情這個特殊時期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平安集團總經理、聯席CEO謝永林坦言,“疫情是一個危機,但對有些機構來講則是轉危為機的機會,我們可以利用這一次疫情把銀行的線上化運營和數字化經營推向新高度?!?/span>

非接觸式金融服務需要金融科技引領,關鍵在于銀行數字化能力。因此,在理念上,銀行要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制定企業級轉型戰略并深入實施?!毙戮W銀行首席研究員董希淼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疫情或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公眾觀念和行為,非接觸式服務或將成為常態。


遠程放款模式接受實踐檢驗


“這次疫情是對金融機構的全面考驗,也是對數字化金融服務的一次全面考驗?!敝袊ヂ摼W金融協會區塊鏈工作組組長李禮輝日前撰文表示,數字化能力強的銀行機構,抗疫行動快、覆蓋面大、效果明顯。在這方面,大型金融機構優勢盡顯,但同時也有部分體量不大但數字化能力強的金融機構表現不俗。金融科技強而準的支持和服務能力在疫情這個特殊時期愈發得到彰顯。


在抗疫主戰場武漢,招商銀行將非接觸式金融服務融入到信貸工作中,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該行“遠程放款”已相繼支持遠大醫藥、國藥控股、華潤塞力斯等抗疫醫療物資保障企業投放達1.4億元。


據招商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遠程放款模式是該行的金融科技創新項目。為改變傳統線下資料傳遞的信貸放款模式,招商銀行總行授信執行部早在2018年便開始思考信貸業務的數字化轉型,籌劃線上遠程放款業務模式,并于2019年完成系統功能的開發和7家分行的試點上線。


沒想到,招商銀行的遠程放款業務模式很快在疫情期間得到實踐的檢驗。據統計,截至2月21日,三周時間內,招商銀行已累計有35家分行通過遠程放款模式向客戶發放896筆授信業務,合計237億元。其中,武漢、溫州、北京等分行的遠程放款使用率已達100%。


據了解,技術上,遠程放款是結合網銀和CVM(條件價值評估法)系統的電子影像存儲、傳輸功能開發的線上快速放款模式。該模式下,客戶經理在放款前無需上門,甚至客戶也無需到網點遞交資料,只需通過客戶網銀端或客戶經理手機拍照,上傳放款資料影像件,放款中心則可憑電子影像信息先行放款,而后在規定時限內移交放款資料原件進行歸檔。


秒批秒貸優化用戶體驗


“全部業務流程都是線上受理,錄入內容明晰,最主要是審批速度很快,我提交的貸款申請僅15分鐘就在線上審批完成,真的是極速審批!”收到貸款審批通過的短信通知后,家住海南省文昌市會文鎮的林明浩感到很驚喜。據郵儲銀行海南文昌市支行行長王積介紹,僅僅在2月的頭10天,該行已累計推廣“極速貸”業務82筆,共計755.8萬元。


極速審批的背后是金融科技的支持。記者發現,疫情期間,企業貸款需求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首要一點就是“急”,依靠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技術,使銀行機構“秒批秒貸”成為現實。


招商銀行零售信貸部副總經理葉正茂告訴《金融時報》記者,“在數據和模型支持前提下,我們能通過云計算能力實時決策引擎,匹配1000條以上的規則,對貸前、貸中、貸后不同的20多個品種進行實時秒批。最后,實現了小微閃電貸建額30秒鐘出結果,最快1分鐘提款到賬,小微抵押貸款預審批60秒鐘出結果?!?/span>


據悉,網商銀行于2018年6月啟動的“凡星計劃”在疫情期間發揮了重要作用。在該模式下,網商銀行向行業開放能力和技術,與金融機構共享“310”貸款模式(3分鐘申請,1秒放款,零人工干預),得到了25家銀行的積極響應,重點支持湖北小店和數字經濟小店,為850萬家小店降低利息成本約20%。


《金融時報》記者大致梳理了疫情發生以來銀行線上金融服務的內容,主要包括支付結算、產品服務、信貸供給、遠程辦公4個方面。除了利用金融科技保障金融服務供給之外,部分銀行還將自身科技能力延伸到疫情防控其他領域。例如,工商銀行研發新冠肺炎防控應急物資管理系統,免費提供給疫情防控指揮部、衛健委及醫療機構等防疫重點單位使用;建設銀行為各級民政部門和社區開發上線“建行智慧社區管理平臺”,助力城鄉社區構筑“線上+線下”立體防控體系。


提升風險識別與管理能力


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在2月24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下一步,央行要在4個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其中之一是“指導商業銀行要充分運用好金融科技手段,全面提升風險識別和風險管理能力,盡可能降低不良貸款的上升”。


值得關注的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相關負責人多次明確,可以提高企業現存債務的展期、續貸力度,防止資金鏈斷裂,商業銀行要對受疫情影響暫時遇到困難的企業進行幫扶,并提高不良貸款的容忍度。對此,市場十分關注由此帶來的不良貸款增多問題。


而金融科技在提升風險識別與管理能力、降低不良貸款發生概率方面的作用開始受到各機構的普遍重視?!袄每萍伎夭涣肌笔钦猩蹄y行在研發該行小微企業貸款客戶端“招貸APP”時始終貫穿的理念。


《金融時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為破解小微企業風險識別難題,招商銀行引入大數據風控與風險量化模型應用,以“人機結合”的方式建立了一套以數據驅動為主導的風險管理體系,并在此基礎上對風險來源多樣化的小微客戶建立了標準化、系統化的風險控制體系。


招商銀行普惠金融服務中心主任高旭磊表示,“在業務效率提升的同時,招行也對風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運用大數據智能風控對接70個以上的實時數據源,把內外數據打通,將反欺詐模型變量增加到1萬個以上。此外,招行開發了20余個模型,其中最專業的就是‘麒麟’關稅圖譜和‘鯤鵬’機器學習模型?!?/span>


而微眾銀行作為互聯網銀行,本就沒有實體營業網點,通過移動和數字渠道向個人和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正是該行的優勢所在。微眾銀行方面表示,疫情發生后,該行充分發揮自身高科技、純線上運營的業務特點,填補傳統銀行線下金融服務受疫情影響產生的服務空白點,及時啟動銀行信息科技應急保障機制,對系統運維以及相關人員安排進行調整優化,全力保障銀行關鍵業務系統和基礎架構平穩運行。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


本文來源: 作者: (責任編輯:七夕)
  •  驗證碼:
熱點文章
中國貿易金融網,最大最專業的中文貿易金融平臺
色欲人妻综合AAAAA网